山东打造全国首个清洁供热“无煤县”
2018年初,山东启动了全省农林牧生物质能源推广应用试点工作,遴选生物质能源丰富、清洁供热基础较好的阳信、泗水、郓城等3个县作为首批试点,实施聚焦突破,为北方地区、特别是山东冬季清洁供热探出了新路子。
“试点取得积极成效,得到各级高度重视和社会广泛认可。尤其是阳信县生物质清洁供热试点,为全省提供了方案。”山东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栾健告诉我们。
地处京津冀“2+26”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中心位置的阳信县,现有854个行政村,11万户46万人。
县域生物质原料充足,10万亩梨园年可剪枝5万吨,55万亩耕地年产秸秆80万吨,木器加工企业年供应锯末10万吨,肉牛年存栏27万头,产生鲜牛粪150余万吨。
阳信县生物质能源清洁供热试点工作的目标是全力打造全国首个农村清洁供热“无煤县”,截至目前已经完成生物质清洁取暖改造任务25034万户,其中采用分布式23个村3550户,分散式376个村18771户,热电联产14个村2713户,到2020年将实现生物质清洁供热县域全覆盖。
“阳信县参与试点的有利条件,在山东具有代表性。”栾健说,担负全省试点工作以来,阳信县积极探索实践,提供了清洁能源“政府能承担、环境有改善、群众愿接受”的“阳信模式”。
“三大板块”科学布局。
中部片区,在该县经济开发区成立生物质技术有限公司,以万亩梨园剪枝、木器加工下角料为原材料,建成木屑颗粒机成型燃料生产线,作为全县实施生物质颗粒燃料取暖改造工作的综合平台,并以振源畜产品公司为依托建成有机肥颗粒机燃料生产线。
东部片区,利用水落坡古典家具产业废弃木质资源,建成生物质颗粒机成型燃料生产线。
西部片区,依托生物科技公司成熟技术,发展热电联产供暖。
“三种模式”一体推进。依照改造主体条件状况,阳信县探索实施了“生物质颗粒燃料+专用炉具分散式供热”、“生物质颗粒燃料+锅炉分布式供热”、“生物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三种模式,效果明显。
“三年规划”分步实施。按照试点方案要求,2018年完成生物质改造25034万户,2019~2020年再改造7万余户,实现生物质清洁供热县域全覆盖,建成全国首个农村清洁供热“无煤县”。
栾健透露,到“十三五”末,山东全省生物质能源年利用量将达到500万吨,直接替代燃煤250万吨,解决200万户、1亿平方米清洁供暖,生物质能供热技术水平和颗粒机装备制造能力也将显著提高,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市场规模大、具有竞争实力的生物质能源科研单位与生产企业,打造全国首个清洁供热“无煤县”。